【2025年春季第14周國旗下講話】學會感恩,與愛同行
作者/來源: 邵鳳鳴 發(fā)表: 2025-05-19 20:06:38 瀏覽: 2315 次
尊敬的老師,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好,我是來自2312班的徐張周,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“學會感恩,與愛同行”。當我們手捧康乃馨慶祝母親節(jié)時,是否想過這個節(jié)日背后更深的含義?他不僅是感恩母親的時刻,更是一面鏡子,照出我們與整個世界的情感聯結。感恩不是某個節(jié)日的限定品,而是一種讓生命煥發(fā)光彩的生存智慧。
母親是我們情感世界的原點,從臍帶剪斷的那一刻起,我們卻通過無形的愛的紐帶與更多人產生聯結,就像作家冰心在《繁星》中寫道:“母親??!天上的風雨來了,鳥兒躲到它的巢里,心中的風雨來了,我只躲到你的懷里。”這種最初的愛,恰恰教會我們如何向外傳遞溫暖。史鐵生雙腿癱瘓后,脾氣暴躁,經常對母親發(fā)泄情緒,而母親總是默默忍受,甚至悄悄躲出去流淚。而母親理解他需要獨處,從不強行跟隨他去地壇,但在他看不見的地方,她的目光和腳步始終未曾離開?!斑@園中不單是處處有過我的車轍,有過我車轍的地方,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?!蹦赣H的愛是深沉的,是偉大的,同時也是犧牲的。
在感恩母親時,我們也不忘感恩身邊的一切。心理學中有個擴展建構理論,感恩能拓展人的思維邊界。當我們感謝清晨提交作業(yè)的課代表,當我們對校園里的清潔阿姨保持微笑,這種正向情感會產生連鎖反應,就像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描寫的“小確幸”,那些微小而確定的幸福,構成了生命的支撐點。神經科學研究顯示,常懷感恩之心的人,大腦前額葉皮層更活躍,這不是心靈雞湯,而是生存策略。就像猶太人在集中營里仍然互相分享面包屑,敦煌莫高窟的僧人在荒漠中開鑿出藝術圣殿,感恩讓人類在最黑暗處人能看見光。
在這個人工智能橫行的時代,唯有感恩的能力,讓我們保持人性的溫暖。在云南大山里,支教老師張桂梅用20年時間成為上千名女孩的“媽媽”。在城市的街頭,陌生人之間的一個攙扶,同樣閃耀著愛的光芒,這些關系重新定義了“家人”的范疇。讓我們從現在做起,從小事做起,把母親節(jié)變成愛的起點,讓每天都是感恩節(jié)。因為最終我們會發(fā)現,感恩不是我們對世界的饋贈,而是世界給予我們的生存禮物。
我的演講完畢,謝謝大家!